命运的齿轮咕噜噜转动,让我有幸来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大白邑村,成为推普志愿者。在这七天短短的旅程之中,我从学生的身份中脱离出来,和这里的孩子、居民畅谈心里话。普通话让我们就像家人一样围坐在桌边,分享彼此的故事。
“我在云南待了五年,来到峨山县四年了。”有一天,我在买早餐时,偶然得知眼前卖生煎包的回族姐姐并不是当地人。她被云南的风土人情吸引,成了一名云南媳妇,在这里扎根。我也是来自外。醯皆颇鲜,无论对于云南的饮食、气候还是语言文化都是陌生的,她融入云南的经历很能唤起我的共鸣。“自从我嫁过来,身边的人普通话全都变好了。虽然他们有时候会下意识地使用方言,但是慢慢地就被我影响了。旁边卖肉的这个就是我姐夫,他现在的普通话跟以前比起来,说得好多了。是吧,姐夫!”说着,我们几个一起笑了。在这几天的调研过程中,我和同伴们采访了不同年龄段、不同身份的居民,了解到当地多数家庭在家中是用方言交流的。而卖生煎包的这位姐姐家中,家庭成员来自不同地方,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。普通话,搭建起了这位姐姐与她丈夫的沟通桥梁,让原本相隔几千公里的两个人,用同样的语言一起交流,互诉爱意。这种情感还延续到周边人身上,他们逐渐用同一种语言相识相知,和谐相处。我想,这大概就是说好普通话的意义。
这位姐姐的故事让我想到面向31个孩子的推普小课堂。课上,出现最多的一句话,也是孩子们理解最深刻的一句话是:普通话是情感沟通的桥梁,是情感的纽带。在第一节朗诵课上,我们就告诉孩子们:“我们学习普通话是为了更好地沟通。如果只讲方言,那么和来自外省的老师和同学们就不能顺利交流了。”说到这里,孩子们都用力地点着头。课间,一个活泼积极的女孩跟我分享她这几天在推普小课堂学习后的感受:“我很喜欢普通话,它让我和老师、同学交流得很顺畅。我可以跟他们说很多话,我非常高兴!”听了她的话,我特别感动,我们的付出是有意义的。我也意识到孩子们对于普通话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。我透过那个女孩的眼神,看到了孩子们的真诚。普通话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起着作用,陪伴他们一路向前。在汇报展演那天,我们把和孩子们一起做的手工、海报整齐地摆在展台上。家长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、记录下孩子们的成果,并对我们的课堂表示了高度认可:“原来还可以这样给孩子们上课,巧妙地将普通话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里。”
在这七天的旅程中,我们都深深感受到普通话的影响。推普的齿轮不停转动,我将在推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
(作者系英皇体育学生)